10月國內豆粕市場呈現先抑后揚的運行趨勢,中旬基本成為一個分隔點。上旬市場呈現緊平衡狀態,因國慶節期間油廠開機率偏低,市場供應逐漸趨緊,加之節后企業備貨補庫,造成了短期的市場緊平衡狀態。此外,月初的USDA報告利多美豆市場,同樣給國內豆粕市場帶來支撐。短暫的利多影響終究抵不過利空的打壓。隨著油廠壓榨開機逐漸恢復,豆粕庫存下降速度放緩。盡管美豆出口需求提振市場,但在大豆豐產、南美作物種植進度良好及宏觀經濟悲觀等利空因素面前,其影響力微乎其微。導致的結果就是:10月中旬開始,豆粕價格逐漸步入震蕩下跌通道。對于11月豆粕市場來說,緊平衡格局能否被完全打破?未來豆粕價格又該如何運行呢?
一、10月豆粕價格行情回顧
圖1 國內豆粕成交價與成交量趨勢圖 單位:元/噸,噸
截至10月30日,國內豆粕日成交均價約為2700元/噸,較上月同期(國慶節前)下跌40元/噸,較本月******點下跌120元/噸。從價格走勢來看,10月上旬基本延續9月漲勢。一方面因國慶節期間壓榨企業開機率偏低,部分油廠停機到中旬甚至下旬,加之節后下游企業補庫備貨,導致豆粕庫存持續減少,市場呈現緊平衡狀態,帶動價格持續上漲。另一方面,月初的美農10月供需報告中性偏多,美豆出口數據小幅增長,美豆期價受此影響持續上漲,直接帶動國內豆粕價格上漲。10中旬開始市場呈現跌跌不休格局,緊平衡狀態逐漸緩解。主要由于阿根廷選舉調整關稅、巴西種植情況、美豆出口需求及宏觀經濟悲觀等利空影響,導致美豆期價大幅下跌,拖累國內豆粕價格。另一方面,因為國內各地油廠陸續開機,豆粕庫存緊張情況逐漸緩解。不過華北、東北地區豆粕庫存依舊偏低,現貨價格跌幅受限。
表1 全國部分地區豆粕價格表 單位:元/噸
成交方面:國慶節前后豆粕成交情況良好,企業備貨策略依舊"買漲不買跌"。由于部分油廠豆粕庫存仍不多,飼料企業基本執行合同為主,偏低價位及遠期合同吸引補庫。隨著下半月盤面期價持續下跌,飼料企業開始陸續點價,因此也導致豆粕成交出現下滑。
二、影響豆粕市場運行因素
影響10月國內豆粕市場運行的因素基本可歸結為以下幾點:美農10月供需報告、宏觀經濟、南美種植進度等國內外基本面影響;進口大豆到港、油廠壓榨、豆粕庫存等供應方面影響;下游養殖業、飼料企業產銷等需求反面。
【國內外基本面影響】
1、報告及出口需求提振美豆 上旬市場走勢偏強
上半月國內豆粕市場表現強勁,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是美豆外盤的強力上行帶來的支撐。國慶節期間,美豆先抑后揚,節后因10月美國農業部供需報告調低新作種植面積及年末庫存,整體表現中性偏多,支撐美豆持續上漲。同時,在美豆出口需求強勁及巴西天氣惡劣引發的新作種植進度擔憂的雙重利多影響下,美豆期價一度突破910美分大關。對國內豆粕市場而言,外盤的上漲刺激國內油廠挺價心態較強,大部分油廠跟盤上調價格,給上半月豆粕價格帶來利多支撐。
2、經濟、豐產、種植良好等利空因素打壓下半月市場
下半月市場走勢與上半月相背而馳,外圍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經濟疲軟、美豆豐產及南美種植等方面的打壓。隨著美豆新作收割進度的推進,季節性供應壓力顯現。截至10月26日,美國農業部公布的大豆收割率在87%,較上一周提高了10個百分點,高于五年平均值80%,創2011年同期以來的******。此外,上半月美豆期價上行主要得益于出口需求的提振,而中下旬開始因盤面價格過低,美農惜售心態較強,而中國需求低迷,導致美豆出口需求下滑,制約美豆上行空間。另一方面,巴西大豆播種進度加快,天氣降雨有利未來豐產預期;阿根廷大選調整關稅,促進大豆出口。南美兩大利空因素均給美豆期價帶來不同程度打壓。轉過頭來再看國內經濟影響,央行六次調息引發全球經濟前景擔憂,同時也恐未來中國進口大豆數量或受影響,令美豆期價下半月震蕩走低。對于國內豆粕市場來說,基本跟隨美豆運行為主,因此這是導致豆粕價格下跌的重要因素。
【國內供需影響】
1、豆粕庫存下滑 市場呈現短暫供需緊平衡
圖2 2014-2015年豆粕庫存及未執行合同量 單位:萬噸
國慶節期間國內大部分壓榨企業放假停機,有些油廠中旬甚至下旬才有開機計劃,因此上半月全國整體開機水平偏低,而10月份的壓榨量也出現下滑,預估為590-630萬噸左右。同時,節后部分飼料企業開始陸續補貨,導致豆粕庫存數量持續下滑,市場呈現供需緊平衡狀態。下半月盤面期價持續下跌,飼料企業開始陸續點價,這階段油廠主要是在執行前期的合同,所以國內庫存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趨勢。盡管如此,油廠手中依舊持有大量未執行合同,基本沒有庫存壓力,盡管豆粕價格持續下跌,10月份市場依舊存在一定抗跌性。從上面的豆粕價格走勢可以看出,盡管10月現貨價格持續下跌,但整體價格水平依舊高于9月。
受前期巴西******港口裝卸機的下降,令巴西大豆到港延期明顯,影響到10月份大豆的進口量。根據船期統計,10月份國內大豆到港預報602萬噸,部分船期仍可能延遲至11月份,實際到達或在580-590萬噸,低于此前預期的620萬噸,環比更是下降19%左右。這也是提振前期豆粕市場的另一個因素。
2、油廠開機率上升 供應增加看空后市
圖3 油廠開機率走勢圖
上圖明顯可以看出,10月中下旬開始油廠開機率逐漸攀升,截至10月30日,大豆壓榨產能利用率(開機率)54.87%,較上周減少2.84個百分點。此外,隨著下半月美豆價格持續下跌,大豆進口成本有所下滑,油廠保持在小幅盈利。
的狀態,增加其開機動力。從供應角度看,豆粕庫存未來將呈現一個增長態勢,現階段緊平衡的供需格局逐步緩解,這也導致下半月開始市場信心不足,豆粕價格持續下跌。
3、飼料企業豆粕庫存下滑 四季度生豬出欄或影響豆粕消費
從豆粕日成交量走勢來看,10月下半月需求情況轉淡,前文也提到,因盤面下跌飼料企業陸續點價,大多以執行合同為主,新成交量減少也是必定的。部分飼料企業豆粕庫存也由月初的20天下降到月底的10天左右,這也導致下半月豆粕缺乏支撐。
圖4 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情況 單位:萬頭
接下來,我們從下游養殖業分析一下豆粕消費需求。******數據顯示:9月生豬存欄量38963萬頭,較上月增加232萬頭,環比上升0.6%,同比下降11.8%;能繁母豬存欄數據繼續下行,較上月減少8萬頭,跌至3852萬頭,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15.4%。短期來看,生豬存欄連續兩個月出現增長,這也表明對豆粕需求量有所提振。不過前期母豬淘汰過多,導致當前生豬養殖恢復過程較為緩慢,再加上冬季豬肉需求旺季逐步來臨,生豬出欄可能加快,四季度生豬存欄量的回升幅度受限,對豆粕飼用需求的提振力度也較為有限。此外,天氣轉冷,水產淡季來臨。因前期豆粕價格一度跌至歷史低點,部分水產企業調整配方將豆粕用量增至******,四季度水產飼料產量進入低迷期,對豆粕消費需求也將持續減少。
三、11月豆粕價格是漲是跌?
從目前市場情況來說,11月國內豆粕價格走勢不容樂觀。首先,從國際面影響因素來看,11-12月是美豆出口時間窗口,盡管出口數據或將間歇性提振美豆價格,但從整體大環境來講,美豆豐產格局已定;加之巴西大豆種植情況良好,阿根廷選舉調整關稅,競爭出口市場,擠兌了市場對美豆消費需求份額。單從11月的市場來看,將會壓制美豆期價,對于國內豆粕市場來說無疑起到一定利空影響。
供應方面:上文提到,10月部分進口大豆船期到港延遲到11月,初步預估11月進口大豆到港量在750萬噸,12月則將回升到850萬噸以上,后期預期供應壓力將持續增大。伴隨著未來進口大豆到港高峰期而來的還有國內油廠持續增長的開機率,因此也將預示著豆粕供應量將持續增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油廠手中仍存有一定未執行合同量,在一定程度上將限制豆粕價格下行空間。
需求方面:冬季豬肉需求旺季逐步來臨,生豬出欄或將加快,限制豆粕的飼用消費。加之前期飼料和貿易企業有一定補庫,豆粕走貨速度或逐步放緩。還有眾所周知的一點,企業采購一般是"買漲不買跌",隨著豆粕價格的持續下滑,預計11月飼料企業采購策略是隨用隨買為主。
綜合來看,11月乃至12月國內豆粕市場都將籠罩層層霧霾,有機構預測豆粕價格或有跌破2600元/噸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