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市場走勢分化 后期價格不容樂觀
添加時間:2015-12-21 點擊量:4679
目前,國內玉米市場走勢略顯分化。一方面,在降雪天氣、農戶惜售及政策性收購等因素影響下,東北玉米價格走勢平穩,局部略有波動。另一方面,到貨縮減,為滿足生產需要,華北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格小幅反彈。南北港口貿易商觀望情緒較濃,加之庫存充足,玉米價格穩中偏弱。盡管目前東北臨儲收購數量攀高,基層農戶惜售情緒依然濃厚,但節前售糧高峰即將到來,且天氣影響玉米后期品質問題的風險仍存,加之近日有市場消息稱,1月份國儲陳糧或將大量入市,同時也不排除定向銷售政策落地的可能,因此,筆者分析認為,后市國內玉米市場走勢不容樂觀。
東北玉米市場價格整體平穩
近段時間,降雪天氣、農戶惜售及政策性收購成為影響東北玉米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進入12月份以來,東北大部分地區雨雪天氣較多,市場購銷活動一度受到影響。另一方面,目前東北玉米市場價格明顯低于去年同期,部分農戶惜售心理再起。此外,臨儲玉米收購重新回升至較高水平,對玉米價格有所支撐。截止目前,黑龍江哈爾濱飼料企業一等玉米進廠價1990元/噸,深加工企業三等玉米進廠價1790元/噸;吉林長春地區飼料企業進廠價2040元/噸,深加工企業1960元/噸;遼寧沈陽地區飼料企業進廠價2040元/噸,深加工企業進廠價1980元/噸,均與周末基本持平。吉林黑龍江兩省仍有大范圍降雪,農戶售糧和物流將受一定影響,暫時支撐價格。同時,春節在2月上旬,未來一個月為節前的售糧高峰,亦有糧價承壓現象。未來重點關注臨儲進度和農戶售糧節奏之間的博弈。
華北地區玉米價格穩中有升
目前,華北產區基層售糧整體較同期偏慢,余糧充裕抑制糧價持續反彈,但基層玉米多數水分依然偏高,支撐局地深加工廠門收購價格小幅調漲。截止目前,山東濰坊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14.5%水分三等玉米進廠價1900-1960元/噸,與上周末基本持平,個別企業上漲10-20元/噸;河北石家莊地區進廠價1740-1760元/噸,與上周末基本持平。伴隨12月15日起華北黃淮霧霾逐步散去,氣象預報顯示周內產地天氣晴好,預計當前農戶的惜售心態或被干糧上量、企業持續調價所干擾,尤其是河北產地增量對周邊以及東部、南方糧價的沖擊。同時,春節之前,華北地區玉米市場的兩個主要影響因素是農戶售糧將加快和用糧企業將增加庫存。12月份和1月份是華北農戶售糧高峰期,而當前用糧企業玉米庫存普遍較低,在10天的加工用量以下,在1月底之前將補充至30天的加工用量。因此華北地區未來一個半月玉米市場將表現為供應增加需求增加,價格將視供應需求兩方面的增加節奏。
南北港口玉米價格穩中偏弱
12月中旬以來,南北港口玉米價格穩中偏弱運行。一方面,東北臨儲玉米收購對北方港口玉米價格形成支撐,但廣東港口出貨數量不佳、企業采購意愿不強。另一方面,廣東港口玉變庫存充足,高粱大麥價格優勢明顯。截止目前,錦州港收購玉米主流價格為2035元/噸,與上周末持平;廣東港口15%水分東北玉米到港價2170元/噸左右,與周末持平;華北玉米到港價2140-2150元/噸,較周末微降5-10元/噸。
東北臨儲入庫進度重新攀高
據******糧食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12月10日,臨時收儲玉米入庫數量共計3190萬噸,其中,黑龍江1922萬噸,吉林685萬噸,遼寧68萬噸,內蒙古514萬噸。12月5日—10日單周入庫量為520萬噸,較上一周的322萬噸增幅明顯,臨儲入庫進度重新回升至較高水平。另據了解,吉林地區飼料企業和玉米深加工企業的玉米收購量從過去幾天的低點明顯增加,達到或接近了前期的正常收購量。有加工企業反映,收購量略超過加工量,玉米庫存下降的態勢得到遏制。目前吉林地區多數玉米深加工企業玉米庫存在7天的加工用量以下。
東北玉米品質******引發關注
本周,吉林省發布《關于切實做好異常天氣******儲糧工作的緊急通知》,印證了此前我們對今年暖冬東北玉米收獲后品質的擔憂。誠然,此次吉林省政府通知中提出了6項包括強化******儲糧工作的重視程度,強化農民售糧服務的意見。與2013年黑龍江、2014年吉林類似,今年東北玉米產區再度出現降雪天氣伴隨氣溫同比偏高,使得當地“地趴糧”玉米面臨霉變的風險,因降雪導致“地趴糧”表面形成冰層封閉,導致糧堆內部溫度升高、濕度加大、霉菌滋生,極易出現糧食點翠、生霉。據吉林省政府文件顯示,12月8日開始吉林省出現罕見異常天氣、氣溫偏高,雨雪交替。其中,長春市、四平市、遼源市、吉林市、通化市和白山市部分地區******氣溫連續3日在0℃以上。同期,我國的冷空氣整體勢力偏弱,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且氣象預報顯示12月15-24日華北、東北地區大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2℃。直至12月上旬,吉林省大部分地區玉米霉變問題并不突出,臨儲收購節奏正常。不過,由于吉林玉米批量上凍、上市時間在11月底12月,截止到12月10日臨儲玉米累計收購量僅686萬噸,與黑龍江接近2000萬噸臨儲玉米收購量相比小巫見大巫,且部分臨儲糧源還來自黑龍江,按照吉林年產2800萬噸玉米計算,未來玉米面臨的霉變風險較大。
深加工需求層面消費意愿寡淡
近期淀粉價格穩中偏弱,實際成交價格低點有所下探,下游企業采購意愿不強,淀粉開工率維持高位,淀粉庫存增加,淀粉價格承壓向下。監測顯示,華北地區淀粉加工企業開工率為81%,與上周持平。一些淀粉廠反映,開工率在過去2個月持續較高,導致淀粉庫存顯著增加。過去兩周,華北地區淀粉價格走低,但淀粉庫存消化速度并不快,預計短期內華北地區淀粉價格仍將繼續偏弱,不排除個別企業限產減產。市場普遍預期后期玉米價格下行壓力明顯,后期淀粉價格或主要參考玉米定價,弱行預期較高。但隨著年底臨近,建議關注下游采購節奏變化。
展望后市,雖然對于東北產區而言,東北臨儲玉米收購進度重新回升至較高水平,市場信心或備受提振,但春節將至,未來一個月是產區農戶集中銷售玉米的時間段,上量高峰也將在此時出現,加之由于今年極強厄爾尼諾天氣帶來的暖冬效應對東北玉米收獲品質存在潛在威脅,東北玉米價格上行仍將面臨一定壓力。對于華北產區而言,后市農戶售糧與市場需求的博弈將成為影響市場價格的主要因素,短期內價格波動風險仍未解除。未來重點關注農戶售糧節奏的變化及下游臨儲、企業及港口等的承接。